4/21/2006

 

讓回憶在手指間飛舞

買了三張DVD。
在電影中心裡找到的Louis Malle的 “Elevator to the Gallows"(死刑台與電梯)和Alain Corneau的 “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”(日出時讓悲傷終結),還有在魔術店發現的 “50 Ways to Rock a Lighter”(五十個讓火機在手指上舞動的方法)。
前兩部電影在讀書時看過,只記得那時在戲院裡震撼的觀影經驗,和散場時久久不能自己的感覺。
然而,日子遠了,電影的情節、對白已十分模糊,所以它們一直在我的「DVD通緝榜」上,但卻一直「逍遙法外」。
這次「狹路相逢」,當然即場花了近五百大元,把它們逮捕「歸案」。
至於無無聊聊的「五十個讓火機在手指上舞動的方法」,則令我想起在讀書時,課堂上,在苦思考題間或神遊太虛時,常常在手指間無憂無慮飛舞的筆桿,還有當我買了第一個Zippo火機後,拚命練習火機的「花式」向朋友炫耀的感覺。
現在,開會時,拿著筆桿,筆桿仍會徐徐的轉動,只是少了「無憂無慮」的感覺,筆桿變重了……
拿著筆桿寫稿、想東想西時,偶爾也會想起 “Elevator to the Gallows"裡那條掛在天台、令人透不過氣的繩子;還有“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”裡開場時,Gerard Depardieu望著鏡頭,喋喋不休的神情……
等待著抽空看這數隻DVD……
等待著讓回憶在手指間飛舞……

4/09/2006

 

"復活"

這些年來,一直雜七雜八的同時幹著不同的工作,發展中的故事,構思中的故事,已進入撰寫劇本階段的故事......不同的人物、不同的情節;槍林彈雨、刀光劍影、綿綿細語、搞笑胡鬧在腦海裡同步上映……
這一陣子,正埋首於自己的第一部小說,雖然小說還未出版,但已有幸地被電影公司揀選了改篇成電視電影,因此,小說與影像同步進行……同樣的人物、同樣的情節,在不同的媒體上慢慢成形,在腦海裡同步成長……
小說與劇本的創作過程截然不同。寫小說時,難免把人物的心情進一步抽絲剝繭;搜索枯腸的描述環境、氣氛;挖空心思的把自己的心情灌注在字裡行間,相對「抽象」的想法竟一點一滴的影響著「具體」的製作過程。而在製作期間,睇影、Casting、與演員談話的過程,竟又為人物注入新的生命色彩。
小說與劇本互動著!
寫小說是孤獨的,但拍電影是一大群人同心合力的!導演、工作人員更給了我巨大的幫助、啟發!
更有趣的是,在這個有趣的互動過程裡,本來已「命中該絕」的人物復活了,以為已「壽終正寢」的人物又偷偷的告訴我,她的命運仍繼續,另一個故事悄悄的開展著……
在我創作的世界裡,他們領著我而行……
曾經有一個前輩告訴我,在創作的過程裡,逐漸地,人物會告訴你,他應何去何從。
這一刻,我終於感受到了!
到底會走到那裡呢?
我急不及待的期待著!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